
基本情况
韩喜平,男,汉族,政治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
个人履历
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吉林大学历史专业、学士学位
1988年9月至1990年1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
1998年9月至2003年7月,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8年7月至2001年9月,吉林大学马列部讲师、副教授
2001年9月,吉林大学马列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年4月至2006年5月,中央党校教学科研骨干班学习
2007年8月至2007年9月,吉林省委党校高校干部班学习
2004年11月至2008年12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2008年12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2009年6月,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09年12月,吉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10年2月,吉林大学中国新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国外:
2007年4月至2007年5月,荷兰自由大学,访问学者
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美国肯塔基大学,访问学者
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
2010年9月,在日本京都大学参加第三届日中“人类发展经济学”理论研讨会,并应邀在日本冈山大学讲学
2011年5月27日——6月5日,在美国麻省大学参加第六届世界政治经济学论坛
2013年5月25日—27日.在巴西圣·卡特琳娜联邦大学参加第八届世界政治经济学论坛
2014年9月26日—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德堡参加“中国和俄罗斯面对新全球化挑战”国际科学会
2018年1月3日,韩喜平任吉林大学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
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
代表性成果
[1]韩喜平,姜国权.马克思与市场社会主义两种劳动产权理论比较[J].学习与探索,2006,01:209-212.
[2]刘丽霞,韩喜平.农地制度:“公权”与“私权”博弈的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J].经济纵横,2006,09:10-12.
[3]韩喜平,姜国权.论市场社会主义学派的劳动产权理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38-42.
[4]韩喜平,丁天舒.国有资产流失形式及法律对策[J].北方论丛,2006,06:131-134.
[5]韩喜平.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性[J].科学社会主义,2006,06:46-48.
[6]韩喜平,姜国权.市场社会主义劳动产权理论评述[J].长白学刊,2007,02:92-95.
[7]韩喜平.收入分化与教育政策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1:156-160.
[8]韩喜平,李罡.从价格支持到农村发展——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演变与启示[J].理论探讨,2007,02:69-72.
[9]韩喜平.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77-80.
[10]韩喜平,蔄荔.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03:80-84.
[11]韩喜平,刘丽霞.中国农村土地运行“悖论”的经济学解析[J].求是学刊,2007,03:59-64.
[12]韩喜平.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应该坚持的三个原则[J].理论学刊,2007,08:23-25.
[13]韩喜平,丁天舒.国有资产流失的博弈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7,05:5-9.
[14]韩喜平.从“四个维度”理解科学发展观[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06:6-12
[15]韩喜平,王颖.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轨迹及趋势[J].理论学刊,2008,12:78-81.
[16]卜范达,韩喜平.“农户经营”内涵的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3,09:37-41.
[17]韩喜平,邵彦敏.农民负担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4:30-35.
[18]韩喜平.调动农民两种生产积极性是农村发展的源泉[J].理论学刊,2003,04:83-85.
[19]韩喜平,王颖.论奥运经济的八大特征[J].河南社会科学,2005,03:26-29.
[20]韩喜平,李二柱.论劳动者资本联合的公有性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80-83.
[21]韩喜平,李二柱.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5,04:55-59.
[22]韩喜平,刘立新.纳税评估:概念与意义[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5,06:61-64.
[23]韩喜平.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J].生产力研究,2003,06:54-56.
[24]韩喜平.中国农户家庭经营的社会性质分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01:29-32.
[25]韩喜平.我国农户投资行为特征分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02:33-35.
[26]韩喜平,徐广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人力资源因素——基于吉林省和浙江省发展差距的思考[J].人口学刊,2004,03:3-6.
[27]韩喜平.一部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献言献策之力作——评李相合、曹霞《西部大开发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4,06:112.
[28]韩喜平.扩大内需的根本办法是进一步市场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4:41-45+97.
[29]田艳萍,韩喜平.博物馆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博物馆,1999,03:13-16.
[30]韩喜平,邵彦敏.国有企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与吴国衡教授商榷[J].科学社会主义,1999,04:64-66.
[31]韩喜平.关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点思考[J].经济视角,1999,12:32-33.
[32]韩喜平.马克思的信用理论及我国信用制度的构建[J].当代经济研究,2000,07:8-12.
[33]韩喜平.关于按要素分配理论依据的观点评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03:33-35.
[34]韩喜平,邢景舒.农村改革开放与人力资本积累[J].人口学刊,2000,03:14-16.
[35]韩喜平.在扩大内需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探索,2000,01:87-89.
[36]韩喜平.村级组织债务分析[J].长白学刊,2000,05:65-66.
[37]韩喜平.关于按要素分配理论依据的观点评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01:40-43.
[38]韩喜平,谢振华.浅析农户行为与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2000,06:27-28.
[39]韩喜平,殷立春.东北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的历史文化探讨[J].东北亚论坛,2001,04:61-64.
[40]韩喜平.关于中国农民经济理性的纷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3:22-29.
[41]韩喜平.加入WTO中国农业发展的保护选择[J].长白学刊,2001,04:70-71.
[42]韩喜平,薛红梅.中国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保护选择[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14-17.
[43]韩喜平.经济全球化研究的政治学视角——《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影响》评介[J].东北亚论坛,2002,02:95.
[44]韩喜平.试论马克思的改造小农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2,05:11-13.
[45]韩喜平.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选择[J].税务与经济,2009,02:1-5.
[46]韩喜平.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演变与完善历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46-49.
[47]韩喜平,李佳.我国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9,03:74-76.
[48]韩喜平,杨艺.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路径与成效[J].求是学刊,2009,04:50-54.
[49]韩喜平,吴宏政,王为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测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90-93.
[50]韩喜平.论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理论的突破与创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05:103-105.
[51]韩喜平,徐景一.60年我国农业政策调整中的利益关系分析[J].理论探讨,2009,05:7-10.
[52]韩喜平,邵彦敏,贺艳.建国以来党对农业与工业关系的理论认识与政策演进[J].科学社会主义,2009,06:38-41.
[53]韩喜平,杨艺.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1:11-14.
[54]韩喜平,王为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长白学刊,2010,02:36-40.
[55]韩喜平.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83-85.
[56]韩喜平,杨艺.对二元增长模式的反思:基于发展的导向[J].学习与探索,2010,03:164-166.
[57]韩喜平.“中国模式”与理论职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6:24-29+158.
[58]韩喜平,常艳芳.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0,03:45-50.
[59]韩喜平.研究全球化经济发展战略学的一部力作——《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研究》评价[J].当代经济研究,2010,07:71.
[60]韩喜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是一项系统工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8:85-88.
[61]韩喜平,李佳,李继忠.中国农村居民内部利益分化状况的历史演进[J].理论学刊,2010,12:79-82.
[62]韩喜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依据与路径[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06:27-30.
[63]韩喜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时代价值[J].贵州社会科学,2011,02:4-7.
[64]韩喜平.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价值追寻[J].人民论坛,2011,14:26-28.
[65]韩喜平,徐景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演进逻辑及发展方向[J].社会科学战线,2011,03:59-64.
[66]韩喜平,王为全,吴宏政.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新长征,2011,08:10-11.
[67]李恩,韩喜平.构建粮食主产区和谐农村中新型农民的塑造[J].求索,2011,07:56-58.
[68]韩喜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02:3-5+14.
[69]韩喜平.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的新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6:9-11.
[70]韩喜平.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49-53.
[71]韩喜平,李恩.异质性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协同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1,06:166-168.
[72]韩喜平,吕海升.“权利”和“利益”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公正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6-10.
[73]韩喜平,张宇.党的建设与理论创新[J].长白学刊,2012,01:45-48.
[74]韩喜平,陈松友,于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吉林大学试验班教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2,02:70-72.
[75]韩喜平.坚持改革不动摇——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J].思想理论教育,2012,05:15-18.
[76]韩喜平,吴宏正.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守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12,05:53-56.
[77]韩喜平,李恩.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化渊源及意蕴[J].理论学刊,2012,05:12-15.
[78]韩喜平,李恩.当代生态文化思想溯源——兼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化意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03:76-80.
[79]韩喜平,吕海生,周成贤.社会主义公民文化逻辑初探[J].理论建设,2012,03:12-14.
[80]韩喜平,徐景一.制度变迁与制度均衡——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演进[J].学术交流,2012,07:61-64.
[81]韩喜平,徐景一.马克思劳资关系思想解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2,08:1-5+92.
[82]韩喜平,王为全.中国大学的文化责任[J].大学教育科学,2012,04:16-21.
[83]韩喜平.寻租活动及其治理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1996,07:35-36.
[84]韩喜平.制度安排与村落发展──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种解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06:85-90.
[85]许琳,韩喜平.伦理道德的经济功能[J].东疆学刊,1997,01:54-57.
[86]韩喜平.第十二讲服务——反复增殖的商品[J].现代营销,1997,01:37-38.
[87]韩喜平.西方经济学研究中的伦理视角及启示[J].长白论丛,1997,04:42-45.
[88]韩喜平.第三讲产品组合——不可忽略的营销谋略[J].现代营销,1996,04:35-36.
[89]韩喜平.第五讲用好您的无形资产——商标[J].现代营销,1996,06:37-39.
[90]韩喜平,崔妍.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及其中国经验[J].理论学刊,2013,07:85-88.
[91]韩喜平,李恩.异质性视角下两种类型合作社动力系统构造[J].社会科学辑刊,2012,05:116-121.
[92]韩喜平,闵凯.构建“马克思主义伦理经济学”初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42-45.
[93]韩喜平,杨威.文化功能的经济学解析[J].理论月刊,2013,02:5-10.
[94][94]韩喜平,闵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主线的选择与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1:53-58.
[95]王春荣,韩喜平,张俊哲.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社会资本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217-219.
[96]韩喜平,吴宏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问题意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1:13-16.
[97]韩喜平,肖宇亮.马克思的演化经济思想及对演化经济学的贡献[J].北方论丛,2013,03:138-142.
[98]韩喜平,巩瑞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5:10-15.
[99]韩喜平,周成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J].吉林教育,2008,34:1-2
[100]韩喜平,徐景一.构建劳资和谐共赢的分配格局[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7.
[101]韩喜平,李恩.生态文化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河北经贸大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河北经贸大学:,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