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晚上,由吉林大学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办的“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系列讲座”在吉林大学正新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王建新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中国特色丝绸之路考古研究范式的探索》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立新教授主持,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成教授、考古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计7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讲座。


王建新教授以问题为切入点,带领大家思考“中国特色的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是否需要自己的范式?”,从“东方视角是中国特色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鲜明特征;实践出真知是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范式;跨国区域联合考古的工作范式;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考古工作范式;多学科、多单位合作的开放式的考古工作范式;丝绸之路考古与遗产保护和研究密切结合的工作范式;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遗址保护和大遗址考古的工作范式;考古+遗产保护+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丝绸之路考古工作范式”八个方面层层展开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王建新老师对“中国特色丝绸之路考古研究范式”的探索,正是深入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从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丝绸之路所蕴含的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既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力见证;更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和体悟,在历史观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讲座最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成教授对王建新教授的学术分享表示由衷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