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庆祥教授到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12-31编校: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10月12日上午,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庆祥教授做客我校,在中心校区东荣会议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主题为《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东北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罗克全教授主持此次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计80余名师生参与此次讲座。

韩庆祥教授以“文明中心转移”作为切入点,高度总结概括支撑“西方中心论”理论体系的十大核心范畴:线性道路、单数文明、种族优越、人性为我、社会进化、理性尺度、开化使命、普世价值、美丽神话、形而上学,并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接着,韩庆祥教授深刻剖析了“西方中心论”的理论特性与本质,指明“西方中心论”对世界产生的广泛影响,以及对西方历史学、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等西方学科建设与理论建构的塑造。

紧接着,韩庆祥教授以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视角深刻阐释“西方中心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从1840年到1921年的第一阶段,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完成了向西方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层面的学习,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近代中国的悲惨命运。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历史转变,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工业建设、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进一步推进、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走出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理论框架,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最后,韩庆祥教授勉励同学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韩庆祥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使大家对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透彻的认识和理解。讲座最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东北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罗克全教授对韩庆祥教授的学术分享表示由衷感谢,并作最后总结:“敏锐的政治高度、扎实的学术深度、广博的信息密度、敏锐的现实关怀、美好的精神盛宴。”